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重庆舒清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联 系 人 :刘先生
电 话:023-88052838
手 机:13983955917
传 真:023-88052838
公司网址:www.cqsqjn.com
公司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松石北路58号金岛花园怡嘉园6单元5-2
	
	
三教污水处理厂验收报告
重庆市永川区三教工业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位于永川区三教工业园内的三教镇太阳村二社。
2011年11月,由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完成《重庆市永川区三教工业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12年1月19日,重庆市永川区环保局以渝(永)环准[2012]7号文批准该项目建设。
环评及批复核定的建设内容及规模为:项目建设占地4060m²(预留二期用地),污水处理厂规模为2000m³/d,项目主要包括格栅/进水井、隔油/沉砂池、调节池、反应/沉淀池、厌氧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清水(消毒)池、污泥浓缩池(配置2台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污泥堆场、综合楼等设施,其中格栅/进水井、隔油/沉沙池、污泥浓缩池等按3500 m³/d规模建设,项目不含外部管网工程,不设食堂、宿舍等,服务范围为三教工业园启动区2.59km²,处理锻造和机加工企业工业废水、启动区生活污水。
该项目实际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按《三教工业园启动区污水处理厂污染防治设施设计备案》(备案编号:渝(永)环设备【2015】012号)内容建设,项目建设占地4060m²(含预留二期用地),建设规模总体为2000m³/d(生物转盘共10台),项目主要包括格栅/进水井(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调节池(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气浮池(工业废水)、反硝化池、生物转盘(实际建成2台,预留8台安装位置)、絮凝池、滤布滤池、紫外消毒、污泥浓缩池(配置1台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污泥堆场、综合楼等设施,项目不含外部管网工程,不设食堂、宿舍等,污水处理规模400m³/d,服务范围为三教工业园启动区2.59km²,处理锻造和机加工企业工业废水、启动区生活污水。
2016年10月26日,重庆市永川区环保局以渝(永)环排临证【2016】37号发放《重庆市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临时)许可证》。
2017年8月20日,重庆市永川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出具永环(监)字【2017】第YS040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
2018年7月2日,重庆北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司委托重庆治本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编制《重庆市永川区三教工业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我司根据现场踏勘情况,结合企业提供的资料、现场检查情况、现场监测结果、验收技术规范、环评报告、批复等相关内容,以及工程实际建设内容,编制了《三教工业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项目(400m³/d污水处理厂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该报告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重庆市永川区环保局、重庆市永川区三教工业园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以及重庆北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的密切配合,在此由衷表示感谢!
1.1.1环境保护法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3)国办发〔2010〕33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
(4)国发〔2011〕42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5号《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号《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9)环控〔1997〕0232号《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
(10)环发〔1999〕24号《关于开展排放口规范化整治工作的通知》;
(11)环发〔2001〕1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12)环发〔2004〕164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通知》;
(13)环办〔2006〕34号《关于加强工业危险废物转移管理的通知》;
(14)环发〔2008〕16号《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本)》;
(15)环办〔2011〕8号《关于印发<国控污染源排放口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的通知》;
(16)环发〔2011〕150号《关于加强西部地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
(17)环发〔2012〕7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18)环发〔2012〕98号《关于切实加强环境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1.1.3地方性法规和文件
(1)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10〕第22号《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
(2)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11〕26号《重庆市长江三峡水库库区及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3)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270号《重庆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
(4)渝府发〔1998〕89号《重庆市地面水域适用功能类别划分规定》、渝环发〔2009〕110号《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调整部分地表水域功能类别的通知》、渝府发〔2012〕4号《重庆市人民政府批转重庆市地表水环境功能类别调整方案的通知》;
(5)渝府发〔2002〕83号《重庆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规定》;
(6)渝府发〔2008〕135号《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
(7)渝办发〔2010〕247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8)渝办发〔2012〕142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修订)的通知》;
(9)渝建发〔2006〕19号《关于调整城市污水排放方式的通知》;
(10)渝环发〔2007〕12号《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通知》;
(11)渝环发〔2007〕39号《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调整方案的通知》;
(12)渝环发〔2007〕78号《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修正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调整方案有关内容的通知》;
(13)渝环〔2009〕305号《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的通知》;
(14)渝环发〔2012〕26号《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重庆市排污口规范化清理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1.1.4工程资料及批复文件
(1)《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通知书》渝(永)环评通[2011]068号,(重庆市永川区环境保护局,2011年6月8日)
(2)《重庆市永川区三教工业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11月);
(3)《重庆市永川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同意三教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立项的批复》永发改审批[2011]100号,(重庆市永川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年5月19日);
(4)《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批准书》渝(永)环准[2012]7号(重庆市永川区环境保护局,2012年1月19日);
(5)《三教工业园启动区污水处理厂污染防治设施设计备案》(备案编号:渝(永)环设备【2015】012号,2015年6月18日);
(6)《重庆市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临时)许可证》渝(永)环排临证【2016】37号(重庆市永川区环保局2016年10月26日);
(7)《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永环(监)字【2017】第YS040号(重庆市永川区生态环境监测站,2017年8月20日)。
通过对建设项目外排污染物达标考核、污染治理设施指标考核、必要的环境敏感点环境质量的监测以及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检查,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及验收后的日常监督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本次验收报告编制的工作程序见图1.
		 
 
	
图1.1 验收报告编制的工作程序
本次验收监测的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见表2-1。
表2-1 验收项目基本情况
| 建设项目名称 | 三教工业园启动区污水处理厂项目(400 m³/d污水处理厂项目) | |||||||
| 业主单位名称 | 重庆北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 |||||||
| 建设地点 | 重庆永川区三教工业园区太阳村二社 | 邮编 | / | |||||
| 建设项目性质 | (√)新建 改扩建 技术改造 (划√) | |||||||
| 项目设立部门 | 重庆市永川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文号 | 永发改审批[2011]100号 | 时间 | 2011年5月19日 | |||
| 环评报告书审批部门 | 重庆市永川区环境保护局 | 文号 | 渝(永)环准[2012]7号 | 时间 | 2012年1月19日 | |||
| 环评报告书 编制单位 | 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投入试生产时间 | 2016年10月26日 | |||||
| 环保设施设计单位 | 重庆智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环保设施施工单位 | 重庆北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 |||||
| 建设单位 | 重庆北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 运营单位 | 重庆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
| 环评建设内容 | 设计规模为2000 m³/d,主要建设包括格栅/进水井、隔油/沉沙池、调节池、反应/沉淀池、厌氧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清水(消毒)池、污泥浓缩池、污泥堆场、综合楼等设施,其中格栅/进水井、隔油/沉沙池、污泥浓缩池等按3500 m³/d规模建设,项目不含外部管网工程。 | |||||||
| 实际建设内容 | 建成处理规模400 m³/d,主要包括格栅/进水井(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调节池(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气浮池(工业废水)、反硝化池、生物转盘(实际建成2台,预留8台安装位置)、絮凝池、滤布滤池、紫外消毒、污泥浓缩池(配置1台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污泥堆场、综合楼等设施,项目不含外部管网工程,不设食堂、宿舍等 。分期建设,分期验收。 | |||||||
| 环评核准生产能力 | 2000 m³/d。 | |||||||
| 实际建成生产能力 | 400 m³/d。 | |||||||
| 项目变更情况 | 该项目设计规模为2000 m³/d,备案10个生物转盘。本次仅建成2个生物转盘,规模为400m³/d,分期建设。 | |||||||
| 周边环境情况 | 方位/距离 | 名称 | ||||||
| 东北面500 m | 太阳村民居 | |||||||
| 西北面120m | 唐家院子 | |||||||
| 西南面200m | 江家院子 | |||||||
| 概算总投资 | 1185.31万元 | 其中环保投资 | 1185.31万元 | 比例 | 100% | |||
| 实际总投资 | 1185.31万元 | 其中环保投资 | 1185.31万元 | 比例 | 100% | |||
| 废水治理 | 废气治理 | 噪声 治理 | 固废 治理 | 辐射 | 其他 | |||
| 1165.01万元 | 3.37万元 | 2万元 | 3万元 | 0万元 | 12万元 | |||
| 年生产天数 | 365天 | 每天生产小时 | 24小时 | |||||
重庆市永川区三教工业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位于重庆市永川区三教工业园区太阳村二社。
其具体地理位置见图2.1,平面布置见图2.2。
		
 
 
	
图2.1 项目地理位置图
		 
	
图2.2 项目平面布置图
环评及批复核定的建设内容及规模为:项目建设占地4060m²(预留二期用地),污水处理厂规模为2000m³/d,项目主要包括格栅/进水井、隔油/沉沙池、调节池、反应/沉淀池、厌氧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清水(消毒)池、污泥浓缩池(配置2台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污泥堆场、综合楼等设施,其中格栅/进水井、隔油/沉沙池、污泥浓缩池等按3500 m³/d规模建设,项目不含外部管网工程,不设食堂、宿舍等,服务范围为三教工业园启动区2.59km²,处理锻造和机加工企业工业废水、启动区生活污水。
该项目实际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按《三教工业园启动区污水处理厂污染防治设施设计备案》(备案编号:渝(永)环设备【2015】012号)内容建设,项目建设占地4060m²(含预留二期用地),建设规模总体为2000m³/d(生物转盘共10台),项目主要包括格栅/进水井(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调节池(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气浮池(工业废水)、反硝化池、生物转盘(实际建成2台,预留8台安装位置)、絮凝池、滤布滤池、紫外消毒、污泥浓缩池(配置1台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污泥堆场、综合楼等设施,项目不含外部管网工程,不设食堂、宿舍等,污水处理规模400m³/d,服务范围为三教工业园启动区2.59km²,处理锻造和机加工企业工业废水、启动区生活污水。
根据企业自查核实提供的资料,项目组成见表2-2。
		
	
		
	
		
	
		
	
		
	
		
	
		
	
表2-2 项目组成一览表
| 分类 | 项目组成 | 工程概况 | 备注 | ||
| 功能 | 数量 | 
 | |||
| 主体工程 | 生产区 | 格栅、进水井 |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 2座 | 
 | 
| 隔油池 | 工业废水 | 1座 | 
 | ||
| 沉淀池 |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 2座 | 
 | ||
| 调节池 |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 2座 | 
 | ||
| 气浮池 | 工业废水 | 1座 | 
 | ||
| 反硝化池 |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 2座 | 
 | ||
| 生物转盘 | 计划10个,暂建成2个 | 2座 | 
 | ||
| 絮凝池 |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 1座 | 
 | ||
| 滤布滤池 |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 2座 | 
 | ||
| 紫外消毒 | 消毒设备一套 | 1座 | 
 | ||
| 酸碱加药装置 | 
 | 1座 | 
 | ||
| 储泥池 | 
 | 1座 | 
 | ||
| 计量槽 | 
 | 1座 | 
 | ||
| 综合楼 | 含中控室、工具间、接待室、卫生间,办公室。 | 162 .0m2 | 
 | ||
| 设备房 | 含脱水机房、值班室、机修间、鼓风机房、低压配电室、变压器室、高压配电室各一间。 | 162.0m2 | 
 | ||
| 辅助工程 | 绿化区 | 厂区绿化用地主要种植草坪,香樟以及观赏花木等绿化面积1759.67 m2。 | 
 | ||
| 厂区道路 | 场内设运输通道兼消防使用,以节约投资、也能满足消防要求,道路宽度为4.0m。 | 
 | |||
| 公用工程 | 供电系统 | 用电为二级负荷,采用一路10kV 电源取自电力网,另设一台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以确保停电及紧急情况下对主要设备的供电。 | 
 | ||
| 供水系统 | 由城市自来水管网提供。市政给水干管接至污水处理厂供厂区生活和生产使用。 | 
 | |||
| 通风系统 | 主要建筑物均考虑通风设计,在配电间安装风机更换空气。 | 
 | |||
| 自控系统 | 污水处理厂配置计算机集中监控设备。选用简易的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根据全厂工艺生产流程及测控要求配置物位、流量、水质分析等检测仪表。 | 
 | |||
三教工业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采用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分流分段处理工艺:生产废水经格栅、调节池、气浮、反硝化、生物转盘、絮凝沉淀、滤布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经格栅、调节池、反硝化、生物转盘、絮凝沉淀、滤布滤池处理。其处理工艺流程见图2.3。
		
	
		 
	
		
	
2.5.1 废气
污水处理厂运营过程中废气主要来源于格栅间、调节池、生物反应池、储泥池、污泥浓缩池等产生的臭气,主要污染因子为:硫化氢、氨气、臭气。
		
	
2.5.2废水
污水处理厂运营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是污水处理工程出水,以及厂区内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要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氨氮、总磷、石油类、总氮。
2.5.3噪声
污水处理厂运营期间产生的噪声主要是泵类、鼓风机、浓缩机和脱水机运转时产的噪声。
2.5.4固体废物
污水处理厂运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栅渣、沉砂、污泥,以及职工生活垃圾。
		
	
		
	
3.1.1、工程概况
重庆市永川区三教工业园启动区污水处理厂位于永川区三教工业园内的三教镇太阳村二社。
目前,三教镇已基本形成了以中轻型铸锻为核心的的支柱产业,是重庆市经济委员会支持创建的“重庆市中轻型铸锻件特色基地”,随三教镇发展需搬迁,以满足永川城市副中心发展需要及做大中轻型铸锻产业,启动三教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条件日益成熟。
三教工业园规划分近、远期规划(2009-2020年)及远景规划(2020-2030年),近、远期规划区域划定为三教工业园启动区。工业园启动区面积2.59km²,东西长2.2 km,南北宽1.2 km,以中轻型铸锻制造为主,大力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开发汽车摩托车及发动机、通机、机床、船舶、风电等专用及多用途品种的铸锻件。
永川区三教工业园规划在三教工业园启动区西侧布局污水处理厂一座,接纳三教工业园启动区污水,投资金额1185.31万元,建设规模2000m³/d,服务面积2.59km³。
3.1.2、项目与相关政策、规划的符合性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第三十八条“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第15项““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也属于鼓励类第二十二项“城市基础设施”第9项“城镇供排水管网工程、供水水源及净水厂工程”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因此,本项目符合产业政策。
项目建设符合《三教工业园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污水工程规划。
3.1.3、项目所处环境功能区
拟建工程所在区域环境空气属《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类区,地表水羊燕寺河、花滩水库评价区域属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水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拟建工程所在区域属于Ⅳ3渝西丘陵农业生态亚区中永川-璧山水土保持-营养物质保持生态功能区。
3.1.4、环境质量现状及存在的环境问题
依据相关环境资料及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项目所在地SO2、NO2、TSP指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修改单内容中的二级标准要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接纳拟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废水的羊燕寺河、花滩水库,3个监测断面所有监测项目中TP超标,花滩水库断面超标较重,其余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域标准的限值要求;噪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场地噪声现状值均能满足相应功能区的要求,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质量较好,不会对项目的建设形成制约因素。
3.1.5 周边环境调查情况
根据现场调查,园区目前属农业和城市两类生态系统,场区内无自然保护区、生态农业示范园、基本农田保护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饮用水源保护区,未发现国家与重庆市保护的珍稀动植物和矿产资源。
三教工业园的地形总体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工业园区的污水能够依靠重力流至污水处理厂,无需设置中途泵站。园区的西北侧有羊燕寺河一条小安溪支流由西流向东北方,后汇入小安溪河。拟建污水处理厂东侧有道路,交通便利。
园区主要环境保护敏感点如下:
(1)地表水:花滩水库,据调查,评价区域内无集中饮用水取水口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等。
(2)环境空气及声环境:污水处理厂附近的零星农户。
(3)生态环境:园区及周边林木与植被、土地与水域、生态景观、以及水土保持等。
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为施工扬尘、施工噪声、废水和建筑垃圾。
(1) 施工扬尘: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来自土石方开挖、出渣装卸、原材料运输以及施工车辆行驶等产生的扬尘。其污染因子产生量小,影响短暂,施工活动结束后即随之消失,针对扬尘特点,施工单位严格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88号《重庆市主城尘污染防治办法》相关条款要求,采取措施后,预计施工期的各种废气和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不大,环境可接受。
(2) 废水: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加强施工机械管理,尽量避免跑、冒、滴、漏;施工产生的少量施工废水(含悬浮物、机油等)经隔油、沉砂池处理后作为施工用水回用;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利用周边现有设施处理,工程完工后,尽快绿化或固化地面,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环境可以接受。
(3) 施工噪声: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标准和重庆市人民政府令126号《重庆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的各项要求,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做到文明施工;尽量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和技术,选用低噪声作业机具,合理布置机具。按照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基础施工阶段禁止夜间作业(22:00~6:00),以免扰民;午休段时间(12:00~2:30),施工现场不作业,或者进行产生噪声强度较低的施工活动;采用商品混凝土,严禁用产生连续噪声源的混凝土搅拌机等设备;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施工场地管理条例,文明施工,尽量降低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高、中考前15日内,禁止产生高噪声的夜间施工作业。
(4) 固体废物:施工期的建筑渣土应按《建筑渣土准运证》规定的时间、路线运至指定地点倾倒;清运建筑渣土必须装载规范,沿途不得漏、撒、扬、溢;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禁止乱堆乱放。采取措施后,施工期的固废对环境的影响小,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5) 交通影响:拟建项目施工期运输车辆及运输频次相及运输容量很小,正常情况下对所在地三教镇的交通影响十分有限,但须加强施工场区车辆出入口的疏导与管理,悬挂明显的施工标牌和行车、行人安全标志以及门前三包责任书,防止交通阻塞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环境影响可接受。
3.1.7 营运期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1) 地表水环境
污水处理厂服务于三教工业园启动区2.59km2。处理工业园启动区铸锻和机械加工企业工业废水。园区规划工业废水经企业内的废水处理设施预处理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标准,特征污染物石油类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经三教镇工业园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排放标准的B标准后排放。
经方案比选,评价认为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工程拟选三教镇太阳村二社为污水处理厂厂址合理可行。
拟建工程污水处理工艺采用“混凝→ 沉淀”的物化处理工艺,加上“厌氧酸化+生物接触氧化” 物处理工艺以及紫外消毒。
三教工业园启动区废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羊燕寺河,在羊燕寺河经5000m后流入花滩水库,除TP外其余水质指标满足Ⅳ类水域水质。TP浓度值较高的原因为本底浓度值较高的影响。废水经羊燕寺河排入花滩水库,经扩散衰减后,花滩水库水质除TP外其余水质指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水域标准。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说明,污水处理厂排放废水对羊燕寺河及花滩水库水质影响不大,环境可以接受。
预测结果表明,在非正常工况下,各污染物在羊燕寺河各段浓度值比污水处理厂正常工况时排放有明显增加,羊燕寺河水质中各污染物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水域标准。其中石油类超标率达203%,故三教工业园启动区废水经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应加强管理,防止污水事故排放。
(2) 环境空气
污水处理厂可能的恶臭污染源主要是格栅及进水泵房、沉砂池、生物反应池、储泥池、污泥浓缩等工艺单元的恶臭物质,其中以NH3和H2S为主。
经预测H2S、NH3最大落地浓度、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中的有关浓度值。项目无组织排放臭气的周界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标准的要求。对环境敏感点影响很小。
项目厂区的卫生防护距离为50m。
(3) 声环境
项目噪声主要来自厂区进水泵房的水泵和污泥处理设施的潜污泵,经墙体、植被和围墙的隔声,以及距离衰减作用,对周边敏感点贡献值均远远低于背景值,对敏感点影响可接受。
在采取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后,拟建项目营运期噪声对周围声学环境影响很小,环境可接受。
(4) 固废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栅渣、沉砂、污泥,以及职工生活垃圾,
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较少。废水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砂及污泥,经浓缩、脱水后成为泥饼,收集后与栅渣、生活垃圾统一送城市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在采取以上措施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环境可以接受。
一般生活垃圾实行分类袋装化,由专人收集至垃圾收集点,每天交由环卫部门运至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置。
3.1.8 环境风险
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可能的环境风险是异常排污,由于设备故障、人为因素或自然灾害发生,使污水未经有效处理溢流出厂,会造成附近地区及水域的严重局部污染。本工程污水处理厂发生风险排污的可能性小,但须高度重视,加强运行管理,杜绝事故发生。
(1) 清洁生产分析
三教工业园启动区废水处理厂是一项治污工程,其处理对象是工业园启动区污水,建设污水处理厂时,必须从投资、物耗能耗、占地、运行可靠性、管理维护难易程度和总体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应更加注意清洁生产,防止和杜绝污水未达标排放,避免恶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尽通过采取一系列污染防治河节能措施,能有效的减少能源的浪费,从而产生间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通过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降低了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量,更好的保护了环境。因此,该项目的建设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2)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项目建成后,三教工业园启动区废水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后经羊燕寺河排入花滩水库作农业灌溉用水,最终排入小安溪河。该项目是水污染治理的环保项目,其作用是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项目实施后削减COD 284.7 t/a 氨氮27.01 t/a。排放总量COD48.3t/a,氨氮5.84t/a。该总量控制指标由三教工业园启动区污染物控制总量指标解决。
本项目的建设得到了当地公众的支持,占总调查人数的100%。
污水处理厂工程集中处理工业园启动区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故建立严格的环境保护管理计划和环境监测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工程特点和当地环境状况,按本报告提出的要求,对施工期、营运期实行有效的环境管理与监控,做到专人负责,有章可循,各项污染防治措施落实,保护施工场地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
根据污水处理厂工程特点,环境监测主要针对运行期进水水质、外排水质进行监测。
3.1.1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污水处理厂工程作为三教工业园启动区基础设施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建成将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启动区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深远的意义。
三教工业园启动区的污水通过本工程,各污染物削减量为:COD:284.70 t/a;BOD5:84.90 t/a;氨氮:27.01t/a;TP:5.11t/a;
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工程建成后产生的环境效益是非常显著的。通过本工程的实施,工业园启动区的生产、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和治理,本工程作为永川区三教镇地区水环境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小安溪河水质的改善,对长江水环境的保护,将起积极的作用。
3.1.13 综合结论
三教工业园启动区废水处理厂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启动区发展规划要求和当地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污水处理厂所采用的生产工艺成熟,流程简单,能耗较低。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恶臭和污泥的环保处理采用了可靠的技术和方式。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区域环境功能的改善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削减,有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长流域水环境保护。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本项目选址合理,工程建设可行。
(1)处理后的尾水回用:处理后的尾水可用于本厂或启动区绿化、场地清洁,不但减少排污量,而且大量节约了企业工业用水成本和城市路面喷洒和绿化浇灌用水。
(2)恶臭气体治理:建议在有条件时密闭恶臭气体产气装置,将恶臭气体收集经土壤或活性炭等吸收处理后排放。
(3)污泥资源化利用:处理后的污泥不含重金属,为非危险性无害污泥,污泥中含大量N、P、K元素及丰富的有机质是农作物必须的营养物质,污泥中的腐殖质对改良土壤由良好作用,建议在有条件下将污泥有效利用。
		 
	
		
	
		
	
		
	
		
	
		 
	
根据企业经自查后提供的相关资料,结合报告编制人员的现场踏勘及资料调研,重庆北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三教工业园启动区污水处理厂项目(三教工业园400m³/d污水处理厂项目),与环评报告及批复中的建设内容基本无变更。该项目具体的建设情况及污染治理措施落实情况详见表4-1。
表4-1 环境保护设施、措施落实及变更情况一览表
| 序号 | 类别 | 环评及批复要求 | 实际建设情况 | 落实情况 | |
| 1 | 建设内容及规模 | 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及公用工程,以及配套综合楼及设备房。污水处理厂规模为2000m³/d。污水处理推荐采用“物化+生化”的处理工艺。 | 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及公用工程,以及配套综合楼及设备房。项目不含管网工程等,该项目备案为10个生物转盘,本次仅建成2个生物转盘,规模为400m³/d。 | 分期建设,分期验收。 | |
| 2 | 
 废 水 
 | 生产废水 | 生产废水经格栅、隔油/沉砂、调节池、反应池、斜管沉淀、厌氧/生物接触、紫外消毒处理。 | 生产废水经格栅、调节池、气浮、反硝化、生物转盘、絮凝沉淀、滤布滤池处理。 | 落实 (与设计备案一致) | 
| 3 | 生活污水 | 生活污水经格栅、调节池、厌氧/生物接触、紫外消毒处理。 | 生活污水经格栅、调节池、反硝化、生物转盘、絮凝沉淀、滤布滤池处理。 | 落实 (与设计备案一致) | |
| 4 | 废气 | 合理布局,加强厂区绿化,在厂区道路间设置绿化带,主要臭气发生源种植乔灌木。 | 设置50米大气卫生防护距离。 | 落实 (与设计备案一致) | |
| 5 | 固废 | 栅渣、污泥、沉砂和生活垃圾送城市垃圾处理厂处置。 | 栅渣、污泥、沉砂和生活垃圾送城市垃圾处理厂处置。 | 与环评 一致 | |
| 6 | 噪声 | 水泵、鼓风机等机械设备噪声,通过墙体植被隔声。 | 水泵、鼓风机等机械设备噪声,通过墙体植被隔声。 | 与环评 一致 | |
| 7 | 事故池 | 落实事故预防措施,修建200 m³的应急事故池。 | 落实事故预防措施,修建558 m³的应急事故池。 | 落实 | |
| 8 |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 落实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 制定了《三教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已报永川区环保局备案(备案号:X50011820162001)。 | 落实 | |
| 9 | 卫生防护距离 | 设置50米卫生防护距离 | 设置50米卫生防护距离 | 落实 | |
| 10 | 环境管理 | 建立规范的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管理机构,配备环保管理人员。 | 建立了《三教园区污水处理厂设施运行管理制度》,配置了环保管理人员5名。 | 落实 | |
第五章 污染物及治理措施
污水处理厂废气主要来源于格栅、曝气系统、污泥浓缩、脱水系统等设施产生的恶臭气体,气体成分以NH3和H2S为主。本项目为把恶臭气体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为此采用了以下防治措施:
⑴根据厂址所在地周围敏感目标的分布,对主要污水处理设施合理布置,尽量避免对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
⑵污泥处理设施建在室内,并加强厂区绿化建设。厂区内绿化面积不低于43%,绿化以格柵间四周、污泥处理系统四周及厂界为主。臭气发生源周围种植抗害性强的乔灌木,厂界四周种植综合抗污能力强的乔木。总体上绿化树种以高大乔木为主,并辅以低矮的灌木。二期预留地地表在建设之前种植树木以防止扬尘、水土流失等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和增加绿地面积。
⑶对于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设施(格栅、曝气系统、污泥浓缩、脱水等系统),根据目前国内技术水平,已采取隔离封闭等措施,以减少恶臭气体排放量。
⑷加强污水处理厂各处理系统管理,及时清理堆存污泥,在各种污水池停产维修时,池底积泥会暴露出来,散发臭气,及时清运污泥,减少恶臭气体散发量。
⑸本项目大气卫生防护距离为50m,恶臭主要产生源与厂界均有一定距离,厂界外50m 之内作为规划控制区,规划控制区内未新建民房或其他敏感性永久建筑物。
		
	
		
	
5.2废水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本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三教工业园启动区轻铸锻企业产生污水及倒班宿舍、办公区等的生活废水,确定处理工艺为以“混凝→ 沉淀”物化处理的物化处理工艺结合以“厌氧酸化+生物接触氧化”的生化处理工艺。本项目职工5人,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办公室、操作间等)通过厂区内污水管道,汇入厂区沉淀调节池,而后与园区污水一同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表后排入外环境。
5.3噪声治理措施
噪声主要来源于生产设备,其中以泵类、鼓风机、浓缩机和脱水机为主。通过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墙体隔声、基础减振、距离衰减等降噪措施进行治理,以减少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
5.4固废种类及治理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栅渣、沉砂、污泥和生活垃圾。
在处理废水过程中产生的沉砂及污泥,经浓缩、脱水后成为泥饼,收集后与栅渣、生活垃圾统一送城市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
一般生活垃圾实行分类袋装化,由专人收集至垃圾收集点,每天交由环卫部门运至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置。
		
	
		
	
		
	
		
	
		
	
		
	
		
	
第六章 验收监测项目、标准及结果
根据环评报告和环评批复及该行业的污染特征及该工程周围敏感目标的情况,确定该项目验收监测的监测因子和频次。监测期间项目正常生产,实际生产负荷为100%。
监测因子及频次详见表6-1,监测布点见图6.1
表6-1 监测点位、项目和频率
| 类别 | 污染源 | 环保设施及采样点 | 监测因子 | 监测频次 | 
| 废气无组织排放 | 格栅间、反应池、除泥池、污泥浓缩池 | ○1# ○2# | 氨、硫化氢、臭气浓度 | 每天采样4次,连续监测2天 | 
| 污水 | 生产废水、生活污水 | ★进口 | pH值、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动植物油、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氨氮、总磷、总氮、色度、粪大肠菌群 | 每天采样3次, 连续监测2天 | 
| ★出口 | ||||
| 噪声 | 设备 | ▲1# ▲2# | 厂界噪声 | 每天昼间、夜间各监测1次,连续监测2天 | 
图6.1 监测布点图
该项目环保验收废气无组织排放标准以环评批复渝(永)环准【2012】7号核定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表4,二级标准限值。具体执行标准限值见表6-2。
表6-2 废气排放标准限值一览表
| 污染源 | 监测项目 | 执行标准 | |
| 排放浓度限值 | 评价依据 | ||
| 废气无组织排放 | 氨 | 1.5 mg/m3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表4,二级标准限值 | 
| 硫化氢 | 0.06 mg/m3 | ||
| 臭气浓度 | 20(无量纲) | ||
验收监测期间(2017年8月9日——8月10日),重庆北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三教工业园启动区污水处理厂项目(三教工业园区400m³/d污水处理厂项目)环保设施运行正常,当日实际生产量400m³/d。生产负荷达到100%。
废气有组织排放监测结果见表6-3~表6-4
表6-3 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测结果(臭气浓度)
| 采样时间 | 采样点位 | 采用编号 | 臭气浓度(无量纲) | 
| 2017年8月9日 | ○1# | Q170809210 | <10 | 
| Q170809211 | <10 | ||
| Q170809212 | <10 | ||
| Q170809213 | <10 | ||
| ○2# | Q170809214 | <10 | |
| Q170809215 | <10 | ||
| Q170809216 | <10 | ||
| Q170809217 | <10 | ||
| 2017年8月10日 | ○1# | Q170810210 | <10 | 
| Q170810211 | <10 | ||
| Q170810212 | <10 | ||
| Q170810213 | <10 | ||
| ○2# | Q170810214 | <10 | |
| Q170810215 | <10 | ||
| Q170810216 | <10 | ||
| Q170810217 | <10 | ||
| 标准限值 | / | 20 | |
| 达标情况 | / | 达标 | |
| 结果分析 | 监测结果表明:验收监测期间,重庆北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三教工业园启动区污水处理厂项目(三教工业园区400m³/d污水处理厂项目),该项目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测点臭气浓度最大值为<10,未超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表4,二级标准限值。 | ||
		
	
表6-4 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测结果(氨气、硫化氢)
| 采样时间 | 采样点位 | 采用编号 | 氨气 | 硫化氢 | 
| mg/m³ | mg/m³ | |||
| 2017年8月9日 | ○1# | Q170809201 | 0.09 | 0.002 | 
| Q170809202 | 0.13 | 0.002 | ||
| Q170809203 | 0.15 | 0.002 | ||
| Q170809204 | 0.07 | 0.002 | ||
| ○2# | Q170809205 | 0.12 | 0.003 | |
| Q170809206 | 0.15 | 0.002 | ||
| Q170809207 | 0.16 | 0.002 | ||
| Q170809208 | 0.11 | 0.002 | ||
| 2017年8月10日 | ○1# | Q170810201 | 0.08 | 0.002 | 
| Q170810202 | 0.11 | 0.002 | ||
| Q170810203 | 0.13 | 0.002 | ||
| Q170810204 | 0.12 | 0.002 | ||
| ○2# | Q170810205 | 0.08 | 0.002 | |
| Q170810206 | 0.12 | 0.003 | ||
| Q170810207 | 0.14 | 0.002 | ||
| Q170810208 | 0.11 | 0.002 | ||
| 标准限值 | / | 1.5 | 0.06 | |
| 达标情况 | / | 达标 | 达标 | |
| 结果分析 | 监测结果表明:验收监测期间,重庆北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三教工业园启动区污水处理厂项目(三教工业园区400m³/d污水处理厂项目),该项目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测点氨最大值为0.16mg/m3,硫化氢最大值为0.003m3,未超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表4,二级标准限值。 | |||
6.3废水排放执行标准
本项目废水排放执行排放标准以环评批复渝(永)环准【2012】7号核定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表1,一级B标准。标准限值详见表6-5。
表6-5 废水排放标准限值一览表
| 污染源 | 监测项目 | 单位 | 执行标准 | ||
| 排放浓度限值 | 评价依据 | ||||
| 生产废水 生活污水 | pH | 无量纲 | 6~9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表1,一级B标准。 | |
| 色度 | 度 | 30 | |||
| 悬浮物 | mg/L | 20 | |||
| 化学需氧量 | mg/L | 60 | |||
| 五日生化需氧量 | mg/L | 20 | |||
| 总磷 | mg/L | 1 | |||
| 总氮 | mg/L | 20 | |||
| 氨氮 | mg/L | 8 | |||
| 石油类 | mg/L | 3 | |||
| 动植物油 | mg/L | 3 | |||
| 粪大肠菌群 | 个/L | 104 | |||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mg/L | 1 | |||
6.4 废水监测结果
重庆市永川区生态环境监测站于2017年8月9-10日,对该项目废水进行了监测。废水监测结果详见表6-6和表6-7。
		 表6-6  污水处理厂进口和出口监测结果表(第一周期)
表6-6  污水处理厂进口和出口监测结果表(第一周期)
	
治理设施运行情况:设施运行正常,运行工况负荷(%):100%
| 采样时间 | 采样位置 | 样品编号 | 水温 | pH | 色度 | 化学需氧量 | 悬浮物 | 五日生化需氧量 | 动植物油 | 石油类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氨氮 | 总磷 | 总氮 | 粪大肠菌群 | 
| ℃ | / | 倍 | mg/L | mg/L | mg/L | mg/L | mg/L | mg/L | mg/L | mg/L | mg/L | 个/L | |||
| 8.9 | 进口 | S170809201 | 32.4 | 7.94 | 100 | 2.27×102 | 2.25×102 | 1.13×102 | 0.40 | 0.34 | 0.86 | 11.5 | 2.28 | 24.5 | ≥2.40×107 | 
| S170809202 | 32.6 | 7.86 | 100 | 2.01×102 | 2.32×102 | 1.00×102 | 0.28 | 0.46 | 0.87 | 11.8 | 2.03 | 25.8 | ≥2.40×107 | ||
| S170809203 | 33.0 | 7.90 | 100 | 2.51×102 | 2.17×102 | 1.22×102 | 0.38 | 0.47 | 0.82 | 11.0 | 2.46 | 23.4 | ≥2.40×107 | ||
| 均值 | 32.7 | / | 100 | 2.26×102 | 2.25×102 | 1.12×102 | 0.35 | 0.42 | 0.85 | 11.3 | 2.26 | 24.6 | ≥2.40×107 | ||
| 出口 | S170809204 | 31.2 | 7.42 | 16 | 24 | 10 | 3.5 | 0.13 | 0.06 | 0.27 | 4.91 | 0.84 | 9.04 | 7.00×103 | |
| S170809205 | 31.0 | 7.43 | 16 | 22 | 10 | 3.0 | 0.13 | 0.05 | 0.26 | 4.48 | 0.71 | 8.64 | 4.90×103 | ||
| S170809206 | 31.4 | 7.45 | 16 | 25 | 11 | 3.9 | 0.10 | 0.07 | 0.25 | 4.67 | 0.78 | 8.20 | 7.00×103 | ||
| 均值 | 31.2 | / | 16 | 24 | 10 | 3.5 | 0.12 | 0.06 | 0.26 | 4.69 | 0.78 | 8.63 | 6.30×103 | ||
| 标准限值 | 6-9 | ≤30 | ≤60 | ≤20 | ≤20 | ≤3 | ≤3 | ≤1 | ≤8 | ≤1 | ≤20 | ≤104 | |||
| 达标情况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
| 备注 | 进口水样表观浑浊、微黑、有沉淀,出口水样表观微浊、浅黄色。 | ||||||||||||||
表6-7 污水处理厂进口和出口监测结果表(第二周期)
治理设施运行情况:设施运行正常,运行工况负荷(%):100%
| 采样时间 | 采样位置 | 样品编号 | 水温 | pH | 色度 | 化学需氧量 | 悬浮物 | 五日生化需氧量 | 动植物油 | 石油类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氨氮 | 总磷 | 总氮 | 粪大肠菌群 | 
| ℃ | / | 倍 | mg/L | mg/L | mg/L | mg/L | mg/L | mg/L | mg/L | mg/L | mg/L | 个/L | |||
| 8.10 | 进口 | S170810201 | 31.4 | 8.01 | 100 | 2.68×102 | 1.99×102 | 1.27×102 | 0.22 | 0.40 | 0.87 | 12.2 | 2.39 | 27.2 | ≥2.40×107 | 
| S170810202 | 31.6 | 7.98 | 100 | 2.35×102 | 1.89×102 | 1.08×102 | 0.19 | 0.39 | 0.84 | 11.9 | 2.15 | 24.8 | ≥2.40×107 | ||
| S170810203 | 31.5 | 7.94 | 100 | 2.55×102 | 1.91×102 | 1.15×102 | 0.26 | 0.45 | 0.85 | 11.7 | 2.31 | 23.7 | ≥2.40×107 | ||
| 均值 | 31.5 | / | 100 | 2.53×102 | 1.93×102 | 1.17×102 | 0.22 | 0.41 | 0.85 | 11.9 | 2.28 | 25.2 | ≥2.40×107 | ||
| 出口 | S170810204 | 28.6 | 7.40 | 16 | 22 | 10 | 3.1 | 0.09 | 0.12 | 0.24 | 4.79 | 0.88 | 8.60 | 7.00×103 | |
| S170810205 | 28.9 | 7.41 | 16 | 27 | 11 | 4.0 | 0.12 | 0.10 | 0.22 | 4.60 | 0.81 | 8.43 | 9.40×103 | ||
| S170810206 | 28.5 | 7.39 | 16 | 25 | 10 | 3.7 | 0.10 | 0.12 | 0.25 | 4.41 | 0.75 | 8.18 | 9.40×103 | ||
| 均值 | 28.7 | / | 16 | 25 | 10 | 3.6 | 0.10 | 0.11 | 0.24 | 4.60 | 0.81 | 8.40 | 8.60×103 | ||
| 标准限值 | 6-9 | ≤30 | ≤60 | ≤20 | ≤20 | ≤3 | ≤3 | ≤1 | ≤8 | ≤1 | ≤20 | ≤104 | |||
| 达标情况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
| 备注 | 进口水样表观浑浊、微黑、有沉淀,出口水样表观微浊、浅黄色。 | ||||||||||||||
6.5噪声验收标准
本项目环保验收噪声排放标准以环评批复渝(永)环准【2012】7号核定的《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作为执行标准,标准限值详见表6-8。
表6-8噪声排放标准限值
| 项目 | 评价标准限值 | 执行标准 | |
| 昼间 | 夜间 | ||
| 厂界噪声 | 60dB(A) | 50dB(A)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2类 | 
表6-9 厂界噪声监测结果一览表
| 监测日期 | 监测点位 | 监测结果 | |||||||
| 昼间 | 夜间 | ||||||||
| 实测值 | 背景值 | 修正值 | 报出 结果 | 实测值 | 背景值 | 修正值 | 报出 结果 | ||
| 2017.8.9 | ▲1# | 57.1 | 50.6 | -1 | 56 | 47.2 | 41.0 | -1 | 46 | 
| ▲2# | 56.6 | 50.1 | -1 | 56 | 47.7 | 40.8 | -1 | 47 | |
| 2017.8.10 | ▲1# | 58.2 | 51.2 | -1 | 57 | 48.1 | 42.1 | -1 | 47 | 
| ▲2# | 56.9 | 50.6 | -1 | 56 | 47.3 | 41.6 | -1 | 46 | |
| 评价标准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2类功能区标准限值、 昼间标准≤60分贝,夜间≤50分贝。 | ||||||||
| 结果分析 | 监测结果标准:验收监测期间,重庆北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三教工业园启动区污水处理厂项目(三教工业园去400m³/d污水处理厂项目),厂界噪声昼间监测结果最大值57分贝,夜间监测结果最大值47分贝,未超过《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2类功能区标准限值,符合验收要求。 | ||||||||
第七章 固废治理措施及其它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栅渣、沉砂、污泥和生活垃圾。
在处理废水过程中产生的沉砂及污泥,经浓缩、脱水后成为泥饼,收集后与栅渣、生活垃圾统一送城市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
一般生活垃圾实行分类袋装化,由专人收集至垃圾收集点,每天交由环卫部门运至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置。
7.2 环境管理
该项目的环保审批手续及环保档案资料齐全;环保设施基本按环评及批复要求落实,各项环保设施运行正常;配备了环保管理人员5名,并制定了《三教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制度》。
7.3风险防范措施
7.3.1事故池
本项目设置了一个容积558m³的事故池。
7.3.2风险应急预案
制定了《三教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已报永川区环保局备案,备案编号:X50011820162001。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8.1.1项目概况
重庆北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三教工业园启动区污水处理厂项目(三教工业园区400m³/d污水处理厂项目),位于永川区三教工业园太阳村二社。
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及公用工程,以及配套综合楼及设备房。项目不含外部管网工程等。本项目备案建设10个生物转盘,本次仅建成2个生物转盘,规模为400m³/d。
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及现场踏勘,目前污水处理量为400m³/d,生产负荷满足要求,因此本次验收仅针对规模400m³/d进行验收。
8.1.2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气处理措施
污水处理厂废气主要来源于格栅、曝气系统、污泥浓缩、脱水系统等设施产生的恶臭气体,气体成分以NH3和H2S为主。本项目为把恶臭气体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为此采用了以下防治措施:
⑴根据厂址所在地周围敏感目标的分布,对主要污水处理设施合理布置,尽量避免对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
⑵污泥处理设施建在室内,并加强厂区绿化建设。厂区内绿化面积不低于43%,绿化以格柵间四周、污泥处理系统四周及厂界为主。臭气发生源周围种植抗害性强的乔灌木,厂界四周种植综合抗污能力强的乔木。总体上绿化树种以高大乔木为主,并辅以低矮的灌木。二期预留地地表在建设之前种植树木以防止扬尘、水土流失等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和增加绿地面积。
⑶对于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设施(格栅、曝气系统、污泥浓缩、脱水等系统),根据目前国内技术水平,已采取隔离封闭等措施,以减少恶臭气体排放量。
⑷加强污水处理厂各处理系统管理,及时清理堆存污泥,在各种污水池停产维修时,池底积泥会暴露出来,散发臭气,及时清运污泥,减少恶臭气体散发量。
⑸本项目大气卫生防护距离为50m,恶臭主要产生源与厂界均有一定距离,厂界外50m 之内作为规划控制区,规划控制区内未新建民房或其他敏感性永久建筑物。
(2)废水处理措施
本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三教工业园启动区轻铸锻企业产生污水及倒班宿舍、办公区等的生活废水,确定处理工艺为以“混凝→ 沉淀”物化处理的物化处理工艺结合以“厌氧酸化+生物接触氧化”的生化处理工艺。本项目职工5人,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办公室、操作间等)通过厂区内污水管道,汇入厂区沉淀调节池,而后与园区污水一同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表后排入外环境。
(3)噪声处理措施
噪声主要来源于生产设备,其中以泵类、鼓风机、浓缩机和脱水机为主。通过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墙体隔声、基础减振、距离衰减等降噪措施进行治理,以减少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
(4)固废处置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栅渣、沉砂、污泥和生活垃圾。
在处理废水过程中产生的沉砂及污泥,经浓缩、脱水后成为泥饼,收集后与栅渣、生活垃圾统一送城市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
一般生活垃圾实行分类袋装化,由专人收集至垃圾收集点,每天交由环卫部门运至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置。
8.1.3监测结果
废气无组织排放
验收监测期间,该项目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测点臭气浓度、氨、硫化氢监测结果均未超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表4,二级标准限值。
(2)废水监测结果
验收监测期间,该项目尾水排放口pH值、色度、COD、BOD5、SS、动植物油类、石油类、LAS、氨氮、总磷等均未超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表1,一级B标准限值。
(3)噪声监测结果
验收监测期间,该项目厂界噪声监测结果均未超过《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功能区标准限值要求。
8.1.4 排放总量
根据监测结果核算,本项目排放的废水中COD、BOD5、SS、氨氮、石油类、总磷排放总量均未超过本项目环评批复核定的负荷总量指标要求。
该项目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详见表8-2。
表8-2 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一览表
| 污染物 | 排放总量(t/a) | 环评批复总量指标(t/a) | 
| COD | 3.942 | 43.8 | 
| BOD5 | 0.584 | 14.6 | 
| SS | 1.606 | 14.6 | 
| 氨氮 | 0.717 | 5.84 | 
| 石油类 | 0.0175 | 2.19 | 
| TP | 0.1285 | 0.73 | 
8.1.5环境管理检查
该项目的环保审批手续及环保档案资料齐全;环保设施基本按环评及批复要求落实,各项环保设施运行正常;配备了环保管理人员5名,并制定了《三教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制度》。
(1)加强各项环保设施的日常管理,保证环保设施正常运行,确保各项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2)企业日常应加强环境风险管理,不断完善环境风险应急机制,杜绝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
附件
1相关批复文件
2相关资料
	
	
 
		 
